亚运场馆连连看|智能办赛“智”在哪?这座体育馆“冰篮场地”任意转换一个多月前,作为上赛季CBA总决赛的比赛场地,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吸引了观众热切的目光。而80多天后,这里又将见证新一届亚运会篮球金牌的诞生。
6月28日,记者跟随杭州亚运会亚组委工作人员来到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走进场馆内,中央大屏格外醒目,整个场馆参照国际篮球比赛场馆设计,可容纳18000名观众。
廖伟是体育馆媒体副总指挥长,他告诉记者,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已成功举办了多项测试赛,在此前的测试赛中,组委会特意安排两个及多个场地的赛事同时举行,基本在满负荷下的运营情况,交通、设施、团队等方面都经受住了考验。
“智能”是杭州亚运会贯穿的两大办赛理念。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具有一块冰篮转换场地,采用先进技术按照国际赛事级别打造,冰面尺寸为30米×60米,总共1800平方米,场地自带乙二醇为载冷剂的制冷系统,制冰后可根据不同赛事需求在6-8小时内迅速转换场地性质,通过调节场地温度、湿度,可承接冰壶、花样滑冰、短道速滑、专业篮球等赛事。
如何实现冰篮转换?体育馆运行团队竞赛综合事务主任朱怿之介绍说:“我们首先把地面的温度降低半岛官网,通过在上面一层层洒水的方式,以至满足各类冰上赛事的厚度。将奥体中心体育馆从篮球场变为冰场,大概需要一周左右。”另一方面,针对制冰系统、除湿系统、余热回收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基础结构层及冰场围栏等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制定了一整套的工序流程。
“为响应‘三亿人上冰雪’的号召,我们设计初期就在地板下面铺设了相关的制冰设备,让场馆拥有更多效能,现在场地可以举办冰球、花样滑冰等冬季项目,我们也有过相关经验。”朱怿之说,亚运会后,场馆也会考虑承接冰上赛事和活动,场馆也已经举办过网球、电竞等赛事以及万人演唱会和多项文艺演出。
作为57个亚运场馆中为数不多的12个新建场馆,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除了可以实现冰篮转换,场馆在硬件方面也呈现出许多亮点。比如,场馆内3000座为伸缩座椅和临时摆座,场芯最大面积能达到70*48(米),内场的空间相对较大,能够满足各类不同赛事的需要。悬挂在主体育场高空45米的上下马道,宽度1.2m高为1.8m,上下间距0.4m,双层布灯的形式可以实现良好的散热通道,避免了灯具散热不畅及相互热影响,不仅方便维修照明设备、吊点搭建,更可以为场馆省电。
在杭州举行的第二届世界媒体大会上,杭州亚组委副秘书长、杭州市副市长陈卫强表示,亚运场馆建设不仅要满足赛事要求,更要着眼于长远利用。建设时按照“能改不建”的理念,秉持“赛时赛后共谋划”的原则,85%以上的比赛场馆都已确定了赛后运营单位,后续将承接各类大型体育、文化、商贸、展览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