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2024沈阳春季第一游24个重点场景等你来!目前沈城在业便利店规模约17万家!栋察楼市早报(325)沈飞航空博览园、沈阳铁路陈列馆、红梅文创园、1905文创园、铁锚1956文创园、宝马铁西工厂、辉山牛奶世界等
彩塔夜市、中央公园夜市、塔湾兴顺夜市、歇马夜市、万泉公园诗词漫道、荷花之夏夜市、拾壹烟花小镇等
东北亚国际滑雪场、棋盘山冰雪大世界、怪坡滑雪场、白清寨滑雪场、奥体中心冰雪嘉年华、丁香湖奥悦冰雪嘉年华等
沈北稻梦空间、新民三农博览园、浑南佟家峪杏花村、苏家屯马耳山、法库爱新觉罗皇家博物院、浑南祝家大集等
康平卧龙湖、法库财湖、于洪丁香湖、新民溪溪湖、棋盘山秀湖、辽中珍珠湖、新民仙子湖等(来源:沈阳发布)
近日,拥有150家直营门店的本土便利店品牌乐享万德福便利店经历69轮激烈竞拍后,成功竞得12个地铁点位开店资质,从地面商圈向地铁场景“进军”是沈城便利店行业不断满足居民多元化消费需求,释放城市消费潜能的一个缩影。
3月23日记者采访获悉,目前沈城在业便利店规模约1.7万家,作为离消费者最近的重要零售业态,小小便利店正通过“一店多能”、搭建多元消费场景、线小时经营等方式不断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并成为拉动消费、创造需求的强劲动力。
“芝士鸡肉卷,拉丝简直是天花板级别”“不用去中街排队就能吃到大羊螺蛳粉”“晚点过去,在门前拍照能拍出电影《头文字D》的感觉”……近段时间来,沈城年轻人中间正在流行到便利店打卡的风潮。
随着沈城便利店行业的快速发展,街头一家家便利店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销售零食、饮料、日用百货的小卖店,而是一个个好吃、有趣、有料的消费新场所,不断赋予消费者更丰富多元的消费体验,“年轻化”正成为便利店高频消费者群体的标签。
为何年轻人愿意进入便利店消费?沈阳市民侯小姐告诉记者,“平常购买日用和鲜食都会选择便利店,一些爆款产品在便利店也更容易买到,非常便利。另外,品牌便利店的标准化高,产品品类也更加齐全。”“跟传统的小卖店不一样,现在的便利店太方便了,我们公司1楼大堂里就有一家,早上上班的时候顺便买杯咖啡,晚上带份晚餐回家,在我们年轻人眼里,便利店已经是快节奏工作的一部分了。”在惠工广场附近一座写字楼上班的刘先生说。采访中,多位消费者告诉记者,到便利店消费符合他们追求品质生活的意愿,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他们多时段、多场景的需求。
数据显示,目前沈城在业的便利店规模约1.7万家,过去一年成立的数量就接近了2000家,增长迅速半岛官方网站。尤其是符合年轻消费群体需求的品牌连锁便利店,发展脚步更快。以2019年进入沈阳的罗森便利店为例,截至2023年年底,在沈阳的门店数量已达到300家。
记者采访中发现,沈城便利店的经营方向,正朝着“一店多能”“一店多赢”方向转变。其中,“一日多餐”是一个重要内容,有的便利店将每天划分为早餐、中餐、下午茶、晚餐、夜宵等五个不同就餐热点时段,精细化运营。店内除了微波炉、烤肠机、关东煮机等常规设备,还增加了煮面锅、烤三明治机,强调现煮现做。同时,“混搭”快递驿站、团购自提点也让沈城便利店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家住沈阳南站附近的贾女士告诉记者,最近发现楼下的便利店开通了团购自提服务,她在美团优选上买完菜后,第二天就会送到楼下的便利店,非常方便。与此同时,“一店多能”也增加了小店的收入。在兔喜生活超市沈阳大东锦联左岸店,小店店主在经营便利店的同时提供快递服务,每月的销售额能达到5万元。
从代扣代缴、代收代发、上门服务、租赁,到生活缴费、地理导航及线上发券、线下兑换,沈城便利店正在不断增加服务功能,进一步释放“烟火气”中的消费潜力。
“便利店直接开进了医院门诊楼,陪家人看病的时候,中午直接在便利店解决了午饭,没想到这么方便。”带着家人从外地来沈阳就医的秦女士说。
小小便利店是重要的便民消费服务设施,沈城便利店行业正在通过进街区社区、进商圈商业街、进医院、进院校、进写字楼、进交通站点等,扩大门店服务网络覆盖,提高居民消费的便利度和活跃度。
与此同时,通过上线外卖平台,沈阳便利店行业的销售空间和时间都有大幅拓展。大东区小津桥路君之购便利店负责人介绍,通过外卖平台,便利店的销售半径延伸到了10公里范围内,并且24小时经营,日均超过1000单。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近年来沈城便利店行业发展较快,但仍有增量发展空间。2023中国城市便利店发展指数显示,目前沈城便利店单店覆盖人口为5642人,24小时营业比例为18.75%,而南方个别城市便利店饱和度达到约2000人/店、24小时营业比例超过70%。这也意味着,沈城便利店行业对消费进一步拉动的空间大、后劲足,值得期待。(来源:沈阳日报)
城市快速路网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今年以来,沈阳市紧盯时间节点,科学组织施工,全力推进快速路二期工程建设。
据了解,沈阳快速路规划总里程560公里,今年元江街快速路等6项工程建成后,快速路里程将达388公里,基本建成“环形+放射”的快速路网。(来源:辽宁日报)
本次首届草莓文化节的主会场设在新民兴隆堡草莓基地,兴隆堡镇处于蒲河和辽河之间,旅游资源丰富,有远近闻名的马加梨园和千年栎树,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温泉资源,先后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辽宁省“康养休旅”特色小镇等荣誉称号,是国家级卫生乡镇,也是沈阳市中心镇。草莓种植占地5000亩,分布在西高力、二、车家屯和大四个村。以艳丽和久久两个品种为主,全年总产量1000万斤以上,年均接待采摘游客20万人次以上,是沈阳市周边最大的草莓采摘基地。
为了让游客朋友沉浸式体验这次“草莓主题之旅”,主办方主题策划、场地置景、IP手办等方面全面升级,精心筹备了“好吃、好看、好玩、好有趣”的活动内容。
活动当天,会场周围的街道都精心进行了草莓主题包装,质朴乡村立马变身成为草莓文化小镇。在“小莓好”市集,年轻多钟意小草莓胸章,小孩子则偏爱草莓手链,还有很多游客买了草莓冰箱贴当作伴手礼,给自己留下回忆,给朋友带去来自新民的春天里的小“莓”好。除了这些草莓文创产品,活动当天新民本地的名牌特产,如十月稻田的农产品、永丰村朝鲜族烤肉都人气爆棚,其他很有本地特色的餐饮、休闲等项目也大受欢迎。
5米大草莓是当天当仁不让的打卡大热门,而甜蜜多巴胺配色的草莓相框打卡点位,不光出片,更能让心情都跟着甜蜜起来!
2024年首届草莓文化节还有一项“硬核”艺术品——非遗草莓油雕。这是新民本地非遗油雕传承人尹胜利专门为本次草莓文化节创作的,整个巨大油雕草莓栩栩如生,连草莓籽都做得跟真的一样。除巨大油雕草莓艺术品,尹胜利还精心制作了很多等比例的小草莓油雕摆件,独特的艺术感和非遗技艺传承,让其深受游客朋友青睐,成为活动当天炙手可热的伴手礼。
活动当天,游客们一进会场就领到了主办方精心绘制的新民草莓文化游地图。地图上不仅有30多家采摘园的详细联系方式,还涵盖了其他旅游配套设施点位,按图索“莓”清晰明了,简单实用。
这本超实用的旅游地图是新民市旅游服务意识提升的重要表现之一。从游客需求的角度积极探索开发,除了硬环境,还要打造软实力,积极提高新民旅游服务口碑,全方位擦亮新民旅游名片。
活动当天,吸引了各地游客和广大市民纷至沓来。新民市文旅局局长张志学介绍:新民市文旅资源丰富,共有4A级景区“沈阳三农博览园”、3A级景区“沈阳仙子湖”等景区景点64个,文化遗存119处。接下来,新民将陆续举办第三届新民风筝大会、非遗展示月、观鸟摄影等活动。(来源:沈阳晚报)
白天时段(7点-19点)小型车和中型车1.5元半小时,每日最高限价15元。大型车3元半小时。
限时停放、错时共享不是全天停放,更需要考虑单位和市民双方的停车需求,因此,公司设定了超时停放缴纳高额停车费和纳入禁入黑名单的管理措施。在此温馨提示市民朋友安全停车,头齐顺向,按位停放,爱护公物,共创和谐文明的停车环境。
白天时段(7点-19点)小型车和中型车1.5元半小时,每日最高限价15元。大型车3元半小时。
包月服务:全天包月200元,含夜间时段和节假日期间。 夜间包月100元,含工作日16点-次日9点,节假日全天。